人物名片:卢琳璋教授,博士生导师,永利娱场城官网版app信息与计算数学系系主任。2007年初受厦门大学党委的委派,作为对口支援的专家,前往贵州师范大学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2011年起改任校长助理。在挂职期间,扎实工作、全心奉献,为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博士点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贵州师范大学广大师生的尊敬。曾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第二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获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提名、获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奖。
2006年7月,厦门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正式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2007年初,卢琳璋教授受厦大委派和贵师大之邀,担任贵师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五年多来,卢琳璋教授用心育桃李,倾心奉真情。无论是在学科建设、科研管理,还是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卢琳璋教授来说,对口支援,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动真情:“到这儿来,我就是师大的人”
2007年,卢琳璋放弃了厦门熟悉的环境,宜人的气候,较好的科研条件,来到贵州师范大学,负责引领贵师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数学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面对贵阳“地无三里平”的闭塞交通,“天无三日晴”的湿冷气候,辛辣的饮食习惯以及多样化的黔中方言,他毫无怨言,只是简单而诚恳地说道:“没什么不能适应的。到了贵师大,我就是贵师大的人。”
五年多来,卢琳璋不论是作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还是校长助理,始终把贵师大的学科建设放在首位,丝毫不计个人得失。为了贵师大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他常以办公室为家,为博士点的建设工作忘我的忙碌;为了扩大贵师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他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全国各地为学校做宣传,常常很长时间没和家人团聚;为了保证申博工作不受影响,他放弃了自己在挂职前几乎每年都去香港访问、合作研究的机会,牺牲了在厦大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作为厦门大学计算数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卢琳璋早在1995年就被评为教授,并参与为厦门大学申报成功数学、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三个博士点。他在挂职期间仍兼任厦门大学计算数学系系主任,在挂职的五年间,每年都照样满额优质地完成厦大规定的工作量。如今,在他之后几年评为教授的一批同事都已成为各类“特聘教授”,而他却从学校重要岗位的“二级”降为“三级”。谈到这些,卢琳璋说:“没关系,为了贵州师大的发展,这点牺牲不算什么。贵师大数学学科的博士点能申报成功,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卢琳璋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贵州师范大学广大师生的尊敬:他于2010年被评选为第二届贵州师范大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第一名,获得了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提名奖。
使实劲:“把对口支援的工作当成我的事业在做”
在对口支援期间,卢琳璋作为挂职院长,他一方面团结、协调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让大家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另一方面,他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制定了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团队建设规划,出台了学院的学术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富有激励作用的高效管理规章制度,带领学院科学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卢琳璋为了提升师大数学学科的科研水平,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开阔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在贵师大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会暨发展西部计算数学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计算数学年会、第十届中国矩阵论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等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研讨会。2011年还开办了第四届数值代数国际暑期学校,邀请了十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暑期班学生授课、开讲座。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卢琳璋精心规划人才队伍和梯队建设,他认为“只有为西部高校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培养充足的后备师资力量,才是帮助西部高校打好基础、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为此,他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举措,努力为贵州师大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他让教师们“走出去”,即通过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前往中科院、北大、西交大、厦大等著名高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脱产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他努力完善优秀人才引进办法,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来校任职。同时,他还邀请了石钟慈、刘应明、徐宗本、龙以明等院士和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贵师大讲学、作学术报告,极大地开阔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
在人才培养方面,卢琳璋不遗余力地传道授业解惑。在巨大的科研压力和繁琐的院系管理工作下,他在厦大和贵师大都指导研究生,在师大亲自培养青年教师。他指导研究生,坚持每周的“讨论班”制度。通过讨论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来,在他的引荐下,目前已有五名青年教师、三名硕士生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三名本科生推免到厦大攻读硕士学位。他在厦大培养的一名青年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并返回贵师大任教。
“诚恳用心、扎实工作”是卢琳璋对口支援的工作感言,五年多来,他用自己的实际付出为这句话作了最有力、最真切的注脚。诚如他所说的那样:“师大的学科建设,我是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的。”2011年,他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奖牌。
重实效:“搞好学科建设是我最大的目标”
“我到师大不仅肩负着厦门大学的责任,更肩负着贵州师范大学的全校师生的期盼,因此,从我挂职的第一天起,搞好贵师大学科建设是我最大的目标。”
在挂职期间,卢琳璋围绕贵师大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尽心竭力、全心付出,搞好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经过不懈努力,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多个突破,为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成功验收奠定了基础。
五年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成功引进博士、教授近10人,组建了多个学科团队;圆满组织、举办了近10场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已成功邀请了40多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学院讲学和指导;推介20余名青年教师到北大、清华、中科院、厦大等著名高校攻博、进修;“计算数学”学科被评为“省级特色重点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成为等一批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成为贵州省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数计学院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对口支援前(几十年)的总共2项,增加到对口支援后(五年)的20余项;刊发在SCI上的学术论文,从对口支援前的十几篇,到对口支援后的一百余篇。
2009年2月,经过竞争,贵州师范大学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博士点立项建设单位(数学一级学科是学校博士点建设的三个学科之一),这对贵州师范大学的发展进程来说,无疑是一个跨越性的里程碑。在近期成功验收后,将实现贵师大建校70余年来博士点零的突破。为实现这个目标,卢琳璋教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情怀无私领耕耘,心系发展只奉献。卢琳璋这位甘于奉献的对口支援学者把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耕耘,去努力,显著提高了学院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科研服务能力,在一种崇高的事业中演绎了一种无私的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厦大人的风貌。
(曹熠婕) |